泰国的大米标准涉及所有类型出口大米,具体分为白米、糙米、糯米和蒸煮米,同时,又依据含碎率、杂色粒等20多个指标将不同类型的大米分成不同等级。在术语部分,对标准中涉及到的词语作了严格的定义,不少词语或定义是泰国大米标准中特有的。
为应对来自越南和印度的激烈竞争,泰国在国内严格执行“泰国茉莉香大米”的质量标准,标有这一称号的大米纯度须达到92%,即由“茉莉香大米”或“香米15”两种大米与其他低级大米混合后,前者所占比重不得少于92%,水分不得超过14%。
质量管理精益求精
泰国大米之所以称霸世界米市,除了自然条件适宜稻谷生长外,更重要的是在大米质量上狠下功夫。
泰国政府高度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,把培育优良品种防止稻种退化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。为防止品种的退化,泰国平均每3~4年就推出1个优质新品种取代退化品种。泰国注重引进新品种,我国广东省的稻种“千叔稻”在泰国被广泛种植,已成为泰国优质品种之一,为打开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米市场,又从日本引进了一些优良的短粒型良种扩大种植。
泰国把大米加工环节看成是控制大米质量的最重要环节。泰国的大米加工质量控制从稻谷收割就开始,加工企业要求农户在水稻成熟率为90%~95%时进行收割(此时对保障加工品质最有利)。收割后的稻谷送到米厂后,进行清洁处理,同时调控水分。泰国大米按级定价,优质米的价格是普通米的几倍,而等级是根据整米率和碎米率的比例来确定的,因此提高整米率,才能提高效益。由于含水量对整米率影响很大,加工厂对稻谷含水量控制得很严格,根据长期实践,对不同品种的稻谷都有不同的最佳指标,分门别类进行质量控制,决不混杂。
科技定义好吃,标准提升价值,铁丁老师认为,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中标准化生产是降本提质增效的渠道,优质的品牌产品一定是在严格的标准之下生产出来,既有对生产环境、投入品的监管,也包括初加工、精深加工的各个环节。
不限制大米出口
在粮食供给紧张时,各国政府往往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。但是,你几乎看不到泰国政府限制或禁止泰国大米出口的报道。即使面对2008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,泰国政府依然不为所动,不限制泰国大米的出口,并且也不对出口价格进行人为干预。
不限制出口的做法,为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赢得优势:第一,扩大了市场份额。当别人不出口时,留下的市场空白就迅速被泰国大米占领。第二,赢得国际市场的信赖,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褒奖。第三,为大米卖出高价奠定基础。粮食紧张时也是粮价高涨之时,这时候出口可以卖个好价钱。
泰国大米年出口量在1000万吨左右,出口目的地遍及5大洲100多个国家。由此可见,泰国大米出口市场的分散化。
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,泰国大米积极拥抱市场对于打造品牌有两点优势:一是扩大在多个国家的影响力,通过接受国际市场检验来确保产品品质优质可靠;二是通过差异化定位抢占高价市场,从而反哺国内农业生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💡 关键要点
泰国的大米标准涉及所有类型出口大米,具体分为白米、糙米、糯米和蒸煮米,同时,又依据含碎率、杂色粒等20多个指标将不同类型的大米分